1942年,弘一法师自感大限将至,拒绝服药吃饭。弥留之际,他叮嘱弟子
1942年,弘一法师自感大限将至,拒绝服药吃饭。弥留之际,他叮嘱弟子:“待我装龛之时,你们就在其4个角上各垫着一个盛满清水的碗,切记。”弟子虽不解其中缘由,但也只能含泪答应。火化时,这才发现大师的高明之处......
弘一法师这样看待生死:“小病从医,大病从死。”
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,出家前,他是享誉国际的音乐家,是中国油画鼻祖,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,是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,漫画家丰子恺、国画大师潘天寿、音乐教育家吴梦非、音乐家刘质平等,皆是他的学生,可以说,李叔同一人几乎撑起了民国文艺界的半壁江山。
尤其是那一首《送别》,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......”也是他创作的,歌手朴树,第1次听到这首歌曲时,感动的痛哭流涕,这首歌给了他灵魂的震动。
朴树说:“如果可以,他愿意用生命换来这一首《送别》。”
39岁前的李叔同,似乎格外受到命运的垂青,锦瑟年华享尽荣华富贵、无边风月,名利双收。然而,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后,他竟选择舍荣华富贵,断世俗牵挂,隐入佛门中苦修。
世人纷纷表示不解,他却认为:“执于一念,将受困于一念;一念放下,会自在于心间。”
在弘一法师看来,世俗的纷扰得失,如枷锁般束缚自己的身心,唯有放下可得大自在。
青灯古佛前,他不再是李叔同,而是弘一法师!
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,他放下了爱情、亲情、友情,也放下了青春梦想和艺术追求。但有一种情感,弘一法师终其一生也未曾放下,那就是一片拳拳爱国之情。
八国联军侵华,青年李叔同曾发出“河山悲故国,不禁泪双垂”的悲鸣;辛亥革命成功,他慷慨高歌:“荆轲墓,咸阳道,聂政死,尸骸暴。尽大江东去,余情还绕”......
1937年10月,日本侵略军逼近厦门,友人劝弘一内避,弘一则表示“为护法故,不怕枪弹”,并教育众弟子说:
“吾人所食,中华之粟。吾人所饮,温陵之水。我们身为佛子,不能共纾国难,为释迦如来张些体面,自揣不如一只狗子。狗子尚能为主守门,吾人一无所能,而犹腼颜受食,能无愧于心乎?”
不仅如此,弘一法师还在战火最集中的地方开坛讲经,宣扬抗日,谆谆告诫国人:于兵戈扰攘时,朽人愿尽绵力,以安慰受诸痛苦惊惶忧恼诸众生等。
最终,在弘一法师的感召下,无数的僧人和教徒都走上了爱国的道路,齐心对抗侵略者。
这是大爱!
李叔同,出家二十余载后,在61岁时感知到了大限将至,于是拒绝服药进食。临终前叮嘱弟子:“待我装龛之时,你们就在其四个角上各垫着一个盛满清水的碗,切记。”
这是小爱,众生平等!
舍弃凡尘俗世一心向佛的灵性,则让他的人生达到了超然于物外,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,又为得道高僧。
林语堂说:“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,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,跳到红尘之外去了。”
1942年,李叔同这一生,活的肆意,活出了自己。他说:“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,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。”
无论过去发生什么,都已经过去了,那就当从前那个自己死掉了,把今天当成一个全新的自己,好好把握现在,活在当下!
如果,你现在有想不通的事情,过不去的坎,一定要读一读弘一法师的这本书《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》。
这本书讲述了弘一法师的人生智慧,书中所讲均是他用一生彻悟的人生真谛,也是最朴实,最接地气的人生箴言。
我最喜欢书中的这一句:“人最强大的时候,不是坚持的时候,而是放下的时候。执于一念,将受困于一念,一念放下,会自在于心间”。
可以说,弘一大师所著的《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》,是他一生彻悟后的人生真谛,人生贵在放下,才能重获新生,以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新的生活,方能更加幸福!
如果你对人生有所困惑,不妨读读这本弘一法师的《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》,纵使我们不能像他一样舍弃整个俗世红尘,若能放下执念,在得失之间适当取舍,何尝不是另一种收获呢?